
韩城馄饨只有韩城有,做为一种独特的地方小吃,土生土长的韩城人对它钟爱有加,一年四季特别是逢年过节,家家户户几乎天天都吃。出门几天或在外的游子,一踏上故土,必先咥一碗馄饨,家乡味舒服了肠胃,心头对故乡的念想也得到了满足。
大多地方小吃都有它的局限性,韩城馄饨就得不到外乡人的认可,戏称它为“面疙瘩”。我也算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韩城人,但就是对吃馄饨一直不怎么感冒,主要是觉得它顶硬,肠胃受不了,也不光滑筋道。行门户一般是一碗菜汤一块馍。家里人逢年过节早上吃馄饨,给我具下的是其它吃食。

也不知道从何时起,家乡街头兴起了鲜馄饨。
所谓鲜馄饨,制作过程与传统方法无二,只是馅儿包的是鲜韭菜,不上笼蒸,直接下锅煮熟,捞入碗中浇上菜汤。馄饨咬一口,又软又筋又鲜,加上味尖的韭菜,吃上就是和蒸好贮存的馄饨不一样。吃食还是新鲜的好,它祢䃼了老馄饨的不足,也算是对传统小吃的改良和提高吧。

一时间,几乎大小酒店都推出了鲜馄饨,食者如云,有不少人选酒店就是奔着他们好吃的鲜馄饨去的。外地游客吃后也赞不绝口,再也听不到“面疙瘩”之说了。
我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不爱吃馄饨的习惯,好上了鲜馄饨这一口,尤其爱吃老婆捏的鲜馄饨。老婆做韩城馄饨本来就有一手,调汤必用鸡汤与肉汤,配料配菜的品种齐全。如今做鲜馄饨她手到擒来,突出了个鲜字,好吃极了。老婆还尝试在韭菜馅中加入鲜虾仁未,馄饨变成了海味馄饨。看来鲜馄饨还能出新花样,还可以上升到一个新台阶。
其实,任何传统美食不是一成不变的,也要改良改革和与时俱进,一切以实践即受不受欢迎为标准。记得在老城时广场饮食街有家清汤馄饨当时就很红火,汤锅是个鸳鸯锅,一边哨子汤,一边是木耳黄花几样菜蔬的凊汤,浇上馄饨油香味美。这个清汤馄饨就是对传统馄饨的一个改良,就很受欢迎。但不知是独门手艺还是其它原因这几年不见了踪影。
(来源:韩城电视文学)